东奥有我|王宪瑞:我在东奥现场见证中国短道速滑荣耀时刻
东奥有我|王宪瑞:我在东奥现场见证中国短道速滑荣耀时刻
2022年2月5日,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决赛中,中国队成功夺冠,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本届冬奥会首金。2月7日,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决赛中,任子威、李文龙包揽金、银牌,武大靖名列第四。2月13日,中国队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摘铜。王宪瑞,作为队伍的体能教练,在现场见证了中国短道速滑队的荣耀时刻。
王宪瑞是北京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体能教练,也是山东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学院2020级运动康复专业学生。2021年4月被选为国家短道速滑队康复师,参与运动员的康复治疗、训练前肌贴防护、训练后放松恢复肌肉牵伸以及冰场安全执勤等工作。10月1日起兼任体能教练,负责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热身以及专项训练、运动员力量训练保护及体能训练日报撰写等工作。2022年,和队伍一起征战冬奥赛场。
王宪瑞和武大靖在训练中
王宪瑞和范可新在训练中
王宪瑞和李文龙在训练中
王宪瑞说,跟随队伍备战、征战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感动。其中,最为感动的是,在夺得男子1000米金牌后,任子威说:“我们可以为国家付出一切!”这句话说出了整个团队以及所有运动员的心声。为了备战北京冬奥会,全队已经进行了一年的封闭式训练,所有的努力、所有的付出、所有的汗水,为的就是让五星红旗在颁奖广场飘扬。
“令我感动的还有范可新和武大靖的泪水。”王宪瑞说,在中国队取得首金开门红后,队员范可新眼泪夺眶而出,她是队里年龄最大的运动员,从16岁参加世界比赛,获得了无数的荣誉,但没能取得奥运会金牌,她在北京赢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,拿到了梦想中的奥运会金牌。颁奖时她的眼泪绷不住了,武大靖安慰范可新,但是自己也止不住眼泪,他说:“这四年经历太多了,今天,圆梦了!’”“是的,这泪水包含了太多,承载了太多。但是更多的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自我的不断超越。”王宪瑞作为队伍保障团队的一员,他对这泪水的理解可能比我们更深刻一点。
中国短道速滑队是一支团结的队伍。对于这一点,王宪瑞和队伍里的每位成员都深信不疑。赛前,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“请”来了2022年天安门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,每一名运动员都面对国旗郑重宣誓。队员曲春雨说:“没有最好的个人,只有最好的团队,中国短道速滑队是团结的整体,我们一定拿下首金!”在2月5日的比赛中,曲春雨与队友配合默契,完成了关键超越,最后取得混合团体接力金牌。赛后,接力团队不约而同地将夺冠的关键归于“团队的力量”。范可新说:“我觉得所有的力量、所有的支撑,都是团队给我的力量。”武大靖说:“大家相互支持、相互鼓励、彼此信任,才走到决赛,才走到现在。”任子威说:“获胜的秘诀就是团队的力量。”
中国短道速滑队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队伍,每位运动员每天都在刻苦训练,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。不过,王宪瑞最敬佩的“运动员”还是技术教练安贤洙(维克多·安)。“他的故事是一段传奇,他作为短道速滑历史上荣誉最多的运动员,却极为自律,不仅滑冰技术高超,在各方面都成为运动员的标杆。”安贤洙对短道速滑有一种执着的热爱,尽管已经离开赛场,但仍然坚持高强度的体能训练。在冰上训练时,也是全程参加,坚持领滑示范,水平丝毫不逊当年,虽然他的膝关节有过严重的伤病。但是,为了中国队的训练,为了他热爱的短道速滑,他选择坚持到底。“体育有一种跨越国界的力量。”“在生活中,安大哥总是关心呵护运动员,任何时候对大家都礼貌亲和,是我们全队每一个人的榜样。”王宪瑞说。
王宪瑞也是时刻被这种顽强拼搏、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所感动,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中。“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和训练。为祖国争得更多荣誉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。我想在我擅长的领域不断突破,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做好保障。”“我希望我们共同努力,一起成长。”
王宪瑞说,他也非常感谢学校的培养,感谢他的导师田雪文教授,有了学校和老师的培养,才有了他在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成长和收获,才有了他北京冬奥会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