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育锻炼与青少年身高增长

发布时间:2024-05-18 阅读次数: 字号:【打印


青少年身材的高矮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关注,身材矮小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苦恼及心理伤害,易产生自卑、消极、退却心理。影响青少年身高的因素有很多,包括遗传、骨龄、疾病、情绪、运动、饮食、营养吸收、睡眠、发育、内分泌状况等。其中遗传因素影响最大,但先天因素难以更改。后天的健康、营养状况以及成长环境等与身高的关系也很密切。后天因素中人的身高更多地取决于运动锻炼,运动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,加速血液循环,刺激骨细胞增殖,促进骨骼生长。运动还可以刺激生长激素更多地分泌,生长激素对身高的影响十分关键。

在儿童少年青春期发育过程中,绝大多数青少年的身高增长高峰为女童11-13岁左右、男童13-15岁左右。进入青春期后,生长激素分泌减少,人体身高增长变慢,女青年一般20岁左右,男青年一般22岁左右软骨就完成骨化,不再生长。有资料表明,在青少年时期坚持体育锻炼对身材高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,经常运动的青少年常比较少运动的青少年高出7-10厘米。如果能注意选择有针对性的“增高运动”项目进行锻炼,增高效果将更加明显。

1.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体长高的理机制

人体的身高主要取决于下肢的股骨、胫骨和脊柱的长度。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加速,生长激素能刺激骨两端的骺软骨,促使骺软骨细胞分裂增殖,软骨细胞不断地纵向分裂、繁殖,促进软骨生长,生成新的软骨,软骨长出来之后,促进骺软骨不断的增生和骨化,下肢骨就不断增长,使身高不断增高。另一方面,通过锻炼椎间盘,使其增厚,提高椎间盘的血液循环和液体物质含量,当椎间盘伸展扩大了,脊柱也就相应变长,人体也会随之变高。因此,青少年应抓住长高的最佳时期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,改善血液循环,增强身体对营养的吸收,加速生长激素分泌,提高骨细胞的生长能力,使骨骼加长和变得粗壮坚实,以此实现长高的目的。

1.1机械物理作用

在骨化过程中,受压力小的部位发育较快,经常锻炼可增加长骨的长度,而且还可以使骨内的骨松质排列更加整齐而有规律。但是,过量的持续压力性的体育锻炼会导致不良的效果,选取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对增高尤为重要。采用单杠悬垂、跳绳练习、起跳摸高可以有效增加身高,而举重、摔跤、武术、滑轮等运动对人体长高无益。

1.2生理生化作用

青少年在参加运动时,改善了体内水氧和热的平衡,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,还可以促进糖、蛋白质、脂肪等能量物质更好地代谢,有利于骨质的合成,适当体育活动能为骨骼和肌肉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,促进肌纤维变粗,肌肉组织有力,促进骨骼生长,骨密质增厚;有利于消化系统,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的改善,加速肠胃蠕动,增进食欲,可充分吸收营养和钙质,来补充因运动而消耗体内的能量,满足身高增长的物质需要。

1.3心理情感的作用

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人的精神情绪,利于内分泌腺的工作,研究表明持续6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,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是安静时的两倍。而白天从事适当的体育锻炼后,夜晚生长激素分泌量也会相应地增加,进而促进身高增长。

2.促进青少年身高发育的运动项目推荐

运动目的

通过牵拉和刺激骨骺生长,促进青少年长高

运动方式

晨起慢跑5-7min后,做柔韧性和放松练习20min,包括做压腿、前后歪腰、摇动抖动身体等动作。

1、单杠悬垂

先做无负荷悬垂,再做负荷悬垂;做正向手握悬垂,也做倒挂悬垂(双脚用绷带固定)。30/次,5次。

2、跳绳练习

5次,每次2min,每次跳220-280次,每次间隔1min

3、起跳摸高

双脚跳起、单脚跳起轮流做。每次都必须全力起跳,争取每次跳的更高些。5次,每次20个,每次间隔1min

(三项运动可交叉进行)

运动频率

每周3次以上


3.青少年运动注意事项

3.1控制好运动量

多运动能促进身高的增长,但运动过量,会影响睡眠,扰乱内分泌,因此青少年的运动不能过量。活动量适当与否,可根据青少年参加锻炼后的感觉、表现和反应正常与否来确定。若青少年运动后自己感觉良好,精力旺盛,睡得熟、吃得香,就说明运动没有过量。如果发现青少年运动后出现疲劳、睡眠不好、精神不好,则说明运动过量,家长和教师应及时指导孩子减少运动量,以免影响生长发育及身高。另外,一些负重、收缩和压缩性的运动,比如举重、举哑铃、练拉力器、摔跤、武术、滑轮、滑板、长距离跑步等,对身高增长是不利的。

3.2加强营养、睡眠

身材矮小者在青少年时期多伴有运动不足,营养和体质差的情况。因此,需加强青少年营养和睡眠。充足的睡眠是促进身高增长的重要因素,因为青少年在熟睡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占全天分泌量的50%以上,尤其是在深夜1点左右,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会成倍增加,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小孩养成晚上11点前入睡的习惯,每天确保9-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。同时,可加强营养和钙质的补充,满足身高增长的物质需要。(作者:刘亚楠)